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 绍兴廉情
数字赋能构建重点领域全链条监督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5-03-27 信息来源:反腐败导刊 字号:[ ]
分享:


近日,绍兴市上虞区教体局办公室原副主任吕某某贪污罪一案在上虞法院开庭。

与以往日常监督发现问题不同,此次问题的发现得益于大数据监督。2024年8月,上虞区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平台收到1条红色预警信息显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与学校采购项目投标人相互串通情形,相关公职人员涉嫌把关不严、优亲厚友、利益输送等问题。经调查核实,吕某某在担任该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多次通过虚增采购信息、提高采购金额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数额巨大。

数字化时代,用好大数据、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绍兴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招投标、教育、人社、基层(村社)等重点领域,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建设,建成市级自助查询、远程取证等系统,积极运用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平台,不断提高主动监督以及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和穿透力,持续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做好大数据监督,必须畅通数据集成的信息通道。前期,绍兴市纪委监委注重共享归集内部业务数据和监督所需外部数据,通过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与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实时推送、定期更新等协同机制,实现“一次录入,全端共享”。目前,已归集共享市场监管、民政、人社、教育等20余个部门系统数据。

同时,以实战实效为导向,该市纪委监委深入梳理重点领域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以及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撑,构建了一批精准、有效监督模型,实现监督预警科学化。如柯桥重点建设“工伤安心云”应用场景,其中“伪造工亡材料,骗取工亡待遇,可能存在工作人员履职不力、优亲厚友等”模型产生多条预警并被查实,该区医保局副局长傅某某担心当年伪造资料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的事情迟早会败露,主动投案自首。又如新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系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子场景建设,构建4个红色预警监督模型,其中“村社干部违规发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监督模型被全省推广应用。目前已发现132条红色预警,转问题线索62条,挽回经济损失13.11万元。

民生领域点多面广,一直以来都是监督的难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选准数字监督切口,精准护航民生福祉。如诸暨开发并上线民生类补助补贴“违规发放”和“应助未助”等监督模型,推动精准发现民生资金使用问题。嵊州则以农村三资为切口,结合“三清一促”专项治理工作,构建“村干部及其近亲属违规承揽本村工程”“违规拆分工程”“违规处置村级资产资源”等模型,助力基层治理。

通过以“算力”补“人力”,大数据监督有效发现了传统监督手段难以及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实现同类型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一网打尽”。该市纪委监委对查办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研判,生成相关区域、领域、系统可能存在的普通性或共性问题的信息,及时推动共性问题治理。截至2025年1月,绍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碰撞共产生监督预警8143条,转问题线索2173条,立案258件。推动区域性领域性问题治理达82次。


绍兴诸暨市紧盯惠企资金的发放和准入等关键节点开发大数据监督模型,分类设置预警节点,通过线上对比、线下核实,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和管理薄弱环节。骆洁 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