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廉家风
新昌:元岙张氏 勤则业进 俭则心逸

发布日期:2022-02-14 信息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字号:[ ]
分享:


  出新昌县城西四公里,有十里潜溪,丹霞奇秀、涧流飞泻、清静幽远,入口处坐落着一个800年的古村——元岙村。“当年,先祖就是看中这里群山环抱,又有涓涓细流穿山而过,才决定迁居至此。因为是山里第一个岙,所以取名为元岙。”

元岙夜景.jpg

元岙村璀璨夜景

  村民口中的“先祖”,是南宋时抗金领袖张浚次子张杓一族。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紫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宋、元、明、清均将其列入功臣之一,民间广为祭奉。史载张浚治家颇为严谨,立有“四四家训”,其中《四德铭》曰:“忠则顺天,孝则生福,勤则业进,俭则心逸。”为后氏族人代代相传。

张浚.jpg

张浚像

  张杓承其父志,自小投身军营,精忠报国,为人忠孝耿直,为官清正自持。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十七日,临安发生大火,时任临安知府张杓上书自劾,降职两级,以示法明纪。宋孝宗深喜张杓为人处事清正聪敏,一路拔擢,最后官至刑部侍郎。《宋史》载:南渡以来,京尹以张杓为首。

1670848456.jpg

张杓画像

  宋隆兴元年,张浚督师,兵败符离(今安徽宿州),自劾免官,张杓亦弃职不仕,奉养二亲。其兄张栻建议:“世遭乱离,勿皇奠居,越中新昌,夙擅山水之秀,卜筑兹土,堪为子孙计。”遂迁居新昌,后定居元岙。

百丈风情.jpg

元岙村内千峰竞秀的丹霞风貌

  虽然退隐群山间,但是张氏后人依然恪守“四德”祖训,并建庙立祠传承张浚父子尽忠职守、克勤克俭、清正做人的精神。明嘉靖壬辰年,新昌知县佟应龙为纪念张浚,拨资重建家庙,即有了现在张公家庙的主体结构。

张公家庙.jpg

宋左仆射张公家庙

  暮去朝来,40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张公家庙也演变为了如今元岙村的文化礼堂。修葺一新的文化礼堂内依然完整保留了当年家庙的金匾、石刻。同时,元岙村还结合村史,对张氏家训家规进行整合提炼,把家规、族规、村规汇集整理成村规民约,在文化礼堂中上墙展示。常有村民带着懵懂好奇的幼童,逐字指读。传承几百年的家族精神,就这样凝成小小的种子,种在一代代人心中。

传承.jpg

传承2.jpg

  清廉家风代代相传

  近年来,元岙村不断传承和发扬张氏“手足共勉,勤俭创业,雍睦为先”的优良家风,通过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务管理,积极开展“清廉村居”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村务管理,营造清朗村风,党员群众齐心全力谋发展,让青山绿水产出金山银山。

  2020年,元岙村成功创建为3A旅游村,并依托村内独特的丹霞风貌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打造新昌“新时代清风廉路”西线“清官文化游”的重要节点。

新时代清风廉路教育基地导图.jpg

元岙村清风廉路教育基地导览图

潜溪江.jpg

风景如画的潜溪江

  流连于元岙村,领略千岩竞秀、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之余,处处都能感受到清廉文化的魅力。在村口潜溪江畔,建有一座党建公园,园内中心景观是溯源亭和源溪廊桥,溯源亭内及长廊两侧集中展示了元岙村的村史、家训、民风和主要成就,成为元岙村民特别是乡贤名士寻根求源的最好记忆。此外,元岙每家每户门前都钉有村规民约和张氏家训摘录。漫步村中,“勤为家书一生读,俭为良田一世耕”“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等廉洁小标语更是随处可见,清廉理念已深入百姓日常……

廊桥夜景.jpg

源溪廊桥夜景

村规上墙.jpg

村规家训上墙

清廉标语.jpg

元岙村内清廉标语

  传承先贤之志,砥砺后辈之行。如今,在优良家风的浸润下,元岙村干部自身正、办事公,村民重家风、传家训,勤俭清廉已养育成了习惯,在青山绿水映衬中,习习清风拂面,清廉乡村入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