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近日,嵊州市委第五巡察组再次走进石璜镇雅宅村,对该村文化礼堂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时,发现有不少村民在礼堂内唱越剧,脸上满是喜悦之情。“自从村里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聊天、唱戏都有了好去处,真要感谢你们巡察组!”在场村民纷纷表示。 看着百姓的笑脸,第五巡察组不禁回忆起第一次来雅宅的情形。当时,第五巡察组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到,石璜镇大部分村都已经有了文化礼堂,但雅宅迟迟未有动作,不少群众深感失落和不满。“文化礼堂这事看似不大,但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我们当时就用民情日记本记下了问题,并向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进行了反馈。”第五巡察组干部钱磊坦言道。 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及时记下基层民情,已经成了每名巡察干部的习惯。据嵊州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巡察组主动将民情日记的理念植入巡察工作中,巡察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本》,巡百村、进万家、知民情、察民意、树正气、促清廉,及时记录整理反馈“走村问廉”“周三夜访”时发现的问题,督促镇村高度重视、即知即改,力求“反映必反馈、落‘指’必落实”。 在一篇“雅宅村民对建造村文化礼堂呼声高”的“民情日记”催化下,镇村两级随即开展一场场民情分析,一次次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将村家宴中心改造成文化礼堂的方案。在镇政府支持下,短短几个月,该村文化礼堂就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推进过程中,第五巡察组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并记录在原来的“民情日记”备注栏内,形成了一个问题发现、问题反馈到问题解决的完整“闭环”。 “民情日记不仅是群众‘急难愁盼’的汇总表,也是我们巡察干部的一份承诺书。”嵊州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各巡察组坚持用纸笔记下一线民情的同时,还积极应用“三驻三服务”小管家系统、数字乡村“民情钉”等载体,实现民情收集、记录、上报、交办、反馈全流程移动化、信息化,通过全程留痕推动职能部门主动履职,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去年年底,市委第二巡察组便通过“三驻三服务”小管家系统,上报“群众办理有线电视业务不方便”的民情信息。“我们在走访中心营业厅和各乡镇广电站时发现,群众对有线电视业务只能在工作时间到营业厅办理,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颇有微词。”第二巡察组组长坦言,组内通过系统上报民情信息后,紧盯网上交办、反馈等关键流程,多次与市融媒体中心等职能部门进行会商交流,并针对性提出了“上门服务、一次办结”的便民理念。 今年年初,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工作人员上门代办有线电视业务制度,以干部“反向跑”实现群众“最多跑0次”。截至目前,宽带和互动电视等增值业务总用户数达3500余户,比巡察前增长了近2倍。 “‘民情日记’历久弥新,变的是内容和形式,不变的是党员干部一如既往的为民初心。”嵊州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巡察干部要坚持把“民情日记”作为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通过记好“民情日记”,真正办实事、解民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