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廉家风
陈郡谢氏:子弟皆芝兰 风流满《晋书》

发布日期:2017-12-12 信息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字号:[ ]
分享: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乌衣巷》。诗里的“王谢”,指的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两大门阀士族:琅玡王氏和陈郡谢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陈郡谢氏能与琅玡王氏比肩,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一代代子弟因家族对教育的重视而培养出的能力,使他们得以跻身时代的顶端。子弟皆芝兰,故而“王谢风流满《晋书》”。对一个家族来说,这可算是最大的荣耀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陈郡谢氏一族在政治、军事、文艺方面人才济济,英杰辈出。它既是一个儒学、玄学世家,也是一个文艺世家,具有鲜明的家族文化特色,文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的门阀士族中首屈一指。

  比如谢衡,以儒术显,曾官至国子祭酒,是西晋的“硕儒”。其子谢鲲,与竹林七贤交好,“好《老》《易》,能歌善鼓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玄学家。谢鲲的儿子谢尚,小时候被喻为“少年颜回”,长大后亦能歌善舞,文武双全——其舞技甚至让王导“一坐倾想”。谢氏家族中具有文学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还有谢道韫、谢灵运、谢朓、谢庄等;军事方面则有谢石、谢玄、谢琰等人才。

  一个家族里前后能出如此之多的人才,除了时代重视文艺的特殊风气之外,还与谢氏家族重视教育的家风相关。谢氏子弟的文学才华便来源于他们所接受的家族文学教育。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谢安。

 

 

  上虞谢安像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他在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的时候,谢家子弟均由他亲自教育,从政后也没有放松。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载:某个寒雪天,谢安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们谈诗论文。外面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高昂,便临时出考题:“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非常轻松、灵活的教育方式。

  其实,谢安少有盛名于朝野,儒雅风流,善清谈,初无意入世,不应征辟。一次在临安山中,谢安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叹道:“此般情致,与伯夷又有何区别?”

 

 

  上虞晋代名贤牌坊

  后来,坐镇豫州的兄弟谢万被黜,为保持家族地位,年逾四十的谢安开始出仕,被征辟为桓温征西大将军府司马——成语“东山再起”便出于此,因谢安此时隐居会稽东山。后历任吴兴太守、礼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并与王坦之一道,合谋挫败了桓温把控朝政、谋夺帝位的阴谋,谢氏一族由此开始步入政治上的黄金期。

  不久,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加封后将军,还统管中书省。他心存仁义,劝导百官,辅佐东晋,尽心尽力。其时,周边强敌频频侵犯,边境告急文书不断,谢安面对危机,却能镇定自若,凡事作长远计,并以宽仁安定内外,广行德政,使得文武百官同心同德。

  不久,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加封后将军,还统管中书省。他心存仁义,劝导百官,辅佐东晋,尽心尽力。其时,周边强敌频频侵犯,边境告急文书不断,谢安面对危机,却能镇定自若,凡事作长远计,并以宽仁安定内外,广行德政,使得文武百官同心同德。

 

 

  苏六朋《东山报捷图》

  当晋军胜利的捷报送达时,谢安正在和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后,不动声色,把它放一旁,继续下棋。待到客人忍不住问战事情况如何的时候,谢安才淡淡地说:“孩子们已打败敌人了。”下完棋,客人告辞后,谢安终于抑制不住心头的狂喜,进门时连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

  此役谢氏一族居功至伟,战后族中子弟因功受封,官列显位,家族声势随之大振。自此,陈郡谢氏真正奠定了其在当时士族中的地位,得以与琅玡王氏并列为第一流的高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